作者:曲敬東,新龍脈董事長
來源:北大縱橫
今天,我想結合在聯想、三星電子、愛國者等公司任職的經歷,與大家分享和探討一下企業發展的天花板問題。我認為企業發展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天花板的問題,創始人的天花板實際上決定了企業的天花板。
一個企業做到一定規模,不能再發展下去,究其根源是企業天花板的問題。國內偏實業的公司中,華為發展的路徑非常好,原因在于任正非突破了自我的天花板。聯想能有如今的規模,是當初柳傳志突破了自己的天花板,但現在聯想的發展遇到了一些問題。近日小米遞交了IPO的申報,市值大概會超過七百億美金,小米發展到如今的規模只用了八年時間。愛國者也是曾經比較成功的公司,如今相對來講也算失敗案例,是因為馮軍碰到了自己的天花板。
中國企業跟歐美企業相比,存在明顯的天花板問題的原因:
1、中國企業和外國企業的發展路徑不同
歐美很多上市公司或者非常好的非上市公司,管理團隊持股不到10%,但是該公司依然運轉很好,能夠做大。在中國這種情況幾乎不可能實現。
2、西方有非常完備的職業經理人體系和人才體系,中國并不具備。
在外國,很多企業的創始人不是CEO,有的甚至只是股東。在中國,公司的創始人多半都是CEO。在西方,一個市值十億美金的公司的CEO和一個市值一百億美金的公司的CEO不能是同一個人,因為管理過市值十億美金的公司,未見得能管理好市值一百億美金的公司,一定是管過這樣規模的人才有資格做這個CEO。
今天,所有中國的成長型企業和上市公司都面臨的巨大挑戰,就是隨著企業的壯大,該如何選擇更適宜的管理模式,如何調整戰略目標,來保障企業的持續發展,這一切我們都在摸索。我認為企業的掌舵人要不斷突破自己,只有成為任正非、柳傳志這樣的人,不停地學習,進步,挑戰自己的天花板,企業才能有更好的未來。作為創始人,最重要的不是具體負責哪一塊內容,關鍵在于知人善任,擁有博大的胸懷和境界,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才。
小米背后的雷軍
小米之所以如此成功,絕大部分因素在于有雷軍這個領路人。雷軍在公司機制和構建方面的突破性、創造性建樹,使得小米成為了今日的小米。首先值得一提的是小米的合伙人機制。其重要的合伙人都來自微軟,摩托摩拉等大公司,創業時期小米就有很好的股權分配,既比較好地控制了公司,又分享了勝利果實。到2011年年底時,前兩百員工都獲得了股權激勵。
除卻完善的用人機制和激勵制度外,雷軍又找到了小米品牌獨特的競爭模式,比如說拼產品的性價比,雷軍稱小米只要不超過5%的凈利潤。其實小米三年前都是虧損的,完全是靠規模以及互聯網收益產生的綜合效益在支撐。
在2010年,互聯網領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,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來了,雷軍準確把握住了小米發展的最佳時機,最先收獲了移動互聯網革命帶來的紅利。小米率先成功運用了低成本的互聯網營銷方案,它的饑餓營銷最后能夠讓小米做到零庫存。
眾所周知,在IT行業,所有的公司都是因為庫存積壓而死,公司賺的錢都在壓在了貨里。如果能做到零庫存,公司就有極大的競爭力。今天的建材行業也是一樣,企業必須要解決庫存的問題。
雷軍如今的思維模式與他曾經的從業經歷息息相關。他有20多年在金山創業的經歷,做到了CEO。從金山退出后的一段時期是他人生的低谷,他心有不甘,情緒低落。之后的四年他進入了投資領域,在投資領域他做得很成功,不光投資了很多項目,同時接觸了很多企業,觀摩了眾多企業的經營狀態,積累了經驗。他的思維方式和理念再次更新,為他日后建設小米打下了良好的基礎。
企業家境界決定企業境界
一個成功的企業家最重要的特質是境界高。企業家對財富的理解、對人生的理解、對企業的發展理解等等綜合在一起,就是境界。企業家的境界越高,企業的天花板越高。
阿里、騰訊是中國目前最為成功的互聯網公司。我想這跟馬云和馬化騰的的個人境界有很大的關系。愛國者馮軍失敗之處在于首先沒有抓住上市的機會,其次境界不高。愛國者發展了十幾年,始終由他百分百控股,這個公司的天花板就已經存在了。在企業高速發展時領導人是否抓住了合適的機會,是企業能否發展壯大、甚至能否存活下去的重要原因。
再說三星電子。七年前我曾預言,未來十年有兩間公司是全世界最難超越的公司,一家是谷歌,一家就是三星電子。三星電子極度重視研發,每年賺470億美金,要投入400億美金進行研發,一半投到顯示,一半投到存儲上,因此品牌優勢強勁。在存儲芯片和顯示方面,它排名全球第一,基本在全世界的存儲市場中形成了壟斷。企業還有高度的危機感,一直非常勤勉,并且擁有全世界一流的人才。更重要的是,三星電子已經經過了第三代傳承,發展脈絡非常平穩。而中國的企業多半第二代都沒有傳完,基本上沒有到第三代,所以我們面臨更大的挑戰。
家居行業的天花板與發展前景
大家可以思考一下,我們如今的天花板到底是什么。企業發展需要再造,我們要考慮如何吸引并控制一流的人才,如何用全新而不是傳統的方式抓住機會。在座的各位企業家可以先把過百億作為自己的目標,對于中國的家居領域來說,家居企業做到一百億肯定沒有問題。
傳統方式的天花板已經在那兒了,哪一位能夠真正有所突破,就會擁有新的機遇。門窗、衛浴、瓷磚等都有海量的市場,這些細分領域里有很多公司,誰的效率高,發展速度快,誰就可以一統天下。我認為我們可以學習借鑒雷軍解決?紅海競爭問題的思路,也許這也是未來我們在建材行業做大的一個必由之路。
企業要具備強大的攻擊性,否則不能做大。時勢造英雄,下一個時代,物聯網、5G、區塊鏈、人工智能的大數據這些新技術、新革命一定會帶來很多機會,特別是在家居領域。我一直在思考,家居體系未來的發展方向一定是智能化家居,這就離不開人工智能,物聯網。傳統的模式和產品不會代表未來,未來的趨勢一定是新科技跟傳統的家居產品和業務相結合。
今天就是一個新的開始,在君和會后續的活動中,希望我們可以更加深入地交流研討,把一些內容分析得更加透徹。通過相互學習,在座的企業家們都能得到提升,企業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。